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集群式突破與產業生態鏈重構的背景下,高職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。廣州松田職業學院緊扣時代脈搏,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產業升級需求,通過四年系統化改革實踐,構建了“三標融合·三化推動·三階遞進”的特色育人體系,為高職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提供了創新范式。
一、三標融合:破解產教標準脫節難題
傳統高職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中,教學標準與產業技術標準動態對接機制的缺失,導致技能評價認證體系與企業用工標準存在偏差,成為制約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。廣州松田職業學院通過構建“技術標準-競賽標準-課程標準”三標融合機制,成功破解了這一難題。
學院與華為、騰訊等知名企業共建信創產業學院、企業導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,形成了“一院兩室三中心”產教融合平臺。通過平臺,校企聯合開發,將企業技術認證標準、職業技能大賽標準轉化為可量化的課程模塊指標。例如,信創產業學院負責技術研發,職業培訓中心承擔認證服務,課程開發中心實現內容轉化,形成“技術研發→課程轉化→人才認證”的閉環。這一機制不僅確保了教學內容與產業需求的同步更新,還通過職業培訓中心的認證通過率、企業項目驗收率等指標進行效果監測,形成了質量保障閉環。
二、三化推動:構建動態響應的校企合作新生態
面對快速變化的技術市場,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滯后產業2-3年,難以滿足企業需求。學校通過實施“動態化、輕量化、生態化”三化校企合作教學實施策略,有效提升了技術迭代響應效率。
動態化方面,學校引入企業短期駐校工程師,實時更新技術案例,確保學生接觸的技術案例90%來自企業真實項目。輕量化方面,開發“微認證+微項目”體系,覆蓋前端開發、應用軟件開發與軟件測試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8大技術領域,每個微項目對應3-5項可量化技能點,學生雙證率超90%,形成“一技一證”的能力圖譜。生態化方面,促成政府-學校-行業-企業四方共建23個實訓基地,企業設備投入年增長42%,校企聯合開發課程占比達65%,畢業生首次就業專業對口率提升至80%,薪資水平超同類院校平均水平3.7%。
三、三階遞進:打造能力躍遷的成長通道
針對民辦高職教育領域生源文化素質基礎薄弱的現實,學校創新性地提出“低分潛能生”培養理念,通過構建“夯基→強技→專創”三階遞進培養路徑,幫助學生實現職業躍遷。
在基礎能力夯實維度,建成涵蓋專業群平臺課的標準化課程包,學生基礎課程合格率從78%提升至93%。同時,開發“政治認同”“科技自立自強”“工匠精神”“數字倫理”等思政案例庫,課程思政覆蓋率達100%,職業素養成效測評優良率提升28%。在專項技能強化維度,與多家企業共建實景實訓基地,開發23個企業生產案例庫,學生平均獲得中級以上職業等級證書2.4本,在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獎一等獎位居同類院校前列。在創新實踐轉化維度,依托產業學院建成創新創業孵化平臺,培育學生創業團隊12支,學生參與挑戰杯、創新創業大賽累計獲獎13項,7件課外科技作品進行中試階段,其中3項被企業轉化應用,畢業生參與企業真實項目比例達81%,項目交付達標率92%。
廣州松田職業學院通過構建“三標融合·三化推動·三階遞進”的特色育人體系,不僅提升了高職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質量,還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創新范式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的持續升級,這一體系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,為培養更多適崗適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貢獻力量。
信息來源: 廣東高校圈